:::

110年度棉花嶼、花瓶嶼野生動物保護區巡護暨動植物生態調查委託案成果報告書

摘要

2021年本研究團隊於330日、711日、82627日、921日,進行棉花嶼、花瓶嶼海域及陸域的生態調查及巡護工作。鳥類物種調查可分為陸上及海上,陸上調查(包括作為輔助調查的自動相機紀錄)共調查到2752534隻次的鳥類,海上鳥類調查共調查到21421,229隻次的鳥類;陸上及海上調查皆以九月份調查到的種數與數量最多,今年度陸上及海上鳥類調查新增的紀錄種分別為飯島柳鶯與短尾賊鷗。除了例行的鳥類調查外,本團隊還進行了棉花嶼大水薙鳥繁殖期的相關調查,包括:巢位自動相機影像分析、探巢繁殖監測以及繫放作業。今年的調查在6個巢洞中僅有1個巢洞有觀察到幼雛,根據巢外成鳥的活動紀錄推測另外2巢可能也有繁殖行為,但因巢洞太深無法確認。此外,幼鳥離巢的時間可能在10-11月間,建議未來應規劃於秋末冬初進行監測,方能評估大水薙鳥繁殖成功與否。海上鯨豚目視調查共目擊8群次的鯨豚,分別為瓶鼻海豚5群次、真海豚3群次,今年度額外使用遙控潛水器(Remotely Operated underwater. Vehicles, ROVs)進行水下拍攝初探,以及水下潛水魚類調查,共記錄到2171種魚類。昆蟲調查採用更多元的調查方式進行昆蟲採集及鑑定,並於826日夜間進行燈光誘集法進行調查,共記錄到1036科的昆蟲,能鑑定至物種層級的共有50種,名錄上共58筆紀錄。本團隊進行棉花嶼上12個樣區的植物複查,詳細記錄各樣區及樣區周圍的植群狀態,並與歷年的樣區紀錄進行比較;結果發現穩定的植群中仍有消長、優勢種更迭的情形。此外,於826日登島時發現有棉花嶼有大範圍的火燒痕跡,建議未來應持續觀察此區域植群的變化。本團隊今年於棉花嶼使用多組A24氣動式斷頸器、一般鼠籠與連續捕鼠籠進行鼠類移除,共計移除14隻個體,其中以連續捕鼠籠的捕抓效果最佳。經台中科學博物館鑑定多數為溝鼠,但在921日回收的鼠類乾屍中也不排除有小黃腹鼠的可能性。由於溝鼠體型較大,對海鳥的危害程度較為嚴重,建議未來應盡速移除棉花嶼上的溝鼠。本團隊今年也成功透過無人機建立的棉花嶼及花瓶嶼的3D地理模型和等高線地形圖,且於花瓶嶼崩落的區域發現許多疑似大水薙鳥的巢洞,建議未來可透過空拍機畫面確認巢洞的數量。鳥類糞便採集20件,進行禽流感採檢,均呈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陰性反應。今年度本團隊也辦理5場次的宣導活動,因疫情影響其中一場改為線上講座,內容包含北方二島的海鳥、鯨豚保育知識與食魚文化。本研究也針對棉花嶼、瓶野生動物保護區公告內容,提出修正建議與相關說明。

結論與建議

     綜觀本年度調查結果推論,二島為許多生物過境休憩站、水下生物聚集之處。考量海洋生物移動能力強、且環境互動影響顯著,研擬有效的執法及資源管理,為確保資源保護、生態系完整性等關鍵。根據IUCN的物種保護規劃指南,相關的保護規畫和策略,都應依據現況監測的結果,每3510年進行滾動修正。本計畫接續前人多年之資源調查計畫,然由於資料彙整不易、實際執行時間短,所得結果雖能了解部分資源概況,但仍有許多議題值得追蹤和探討。整體建議如下:

5.1地質地形

二島每年皆有大小崩塌事件,且其崩塌處為海鳥等生物使用之特徵地形。此外,定期的島嶼圖資繪製,有助於主管單位訂定核心區和外拓出之地理界線。鑑於海洋邊界無明顯標的物參考,為避免海域活動誤闖,更新整體性保護區圖資,並以宣導解說之方式,確保永續利用之可行性。

5.2建立本海域的物種資料庫:

持續生物資源調查的同時,研擬調查成果原始資料庫的彙整,有利於此區海域生物的物名錄建置、分布型態、偏好、季節變動等,為資源管理、監測及制訂相關保育政策的依據。

  1. 陸域動植物調查

本年度調查成果顯示,不同季節之優勢生物取向相異。如果確保未來調查長期且持續之四季覆蓋度,將是確立本區環境變化監測之關鍵,更有助於建置特殊稀有種或是過境種之資訊。

    B.海域生態調查

相對穩定的陸域調查,海域調查範圍和資訊稀缺,未來應擴大調查範圍,包括潮間帶至潮下,瞭解海洋生態資源的同時,監測海廢、廢置漁具等衝擊。此區無人島的海洋生物族群結構及其與台灣其他海域族群的連通性研究,可進一步瞭解此海洋保護區在資源保育上的角色。

棉花嶼、花瓶嶼野生動物保護區過往常著重在島嶼上的生態調查,海域調查則相對缺乏;歷年來北方三島較完整的海域生態調查可回朔至2008年珊瑚學會的「北方三島自然資源調查計畫」以及2011年海洋大學的「北方三島海域生物多樣性與資源特性調查計畫」,鯨豚調查更是近一兩年才開始執行。然而海洋生態的多樣及食物網的健全與海鳥、人類社會密不可分,因此要先了解保護區周圍的海洋生態,後續才得以進行管理評估。

鯨豚是海洋生態系的高階消費者和重要指標,其族群的變動,往往與當地的生態變化有顯著的相關性。鯨豚可作為監測海域健康的重要參考和警示,已有多篇國內外文獻指出,高階消費者(如:鯨豚、鯊魚族群等)的衰退,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生態系的平衡(Pan, C. W., Chen, M. H., Chou, L. S., & Lin, H. J., 2016)Pan等人在2016年針對台灣新虎尾溪口的研究指出,漁業活動增加,可能因降低白海豚食餌量而衝擊海豚族群。雖減少掠食部分魚類,但當地高價值的蝦、蟹卻也因此減少,漁民未必受益。

北方二島海域擁有豐富且無汙染的珊瑚礁生態環境,惟有健全的生態系才能有永續海洋。建議未來可以新增魚類、珊瑚、海藻、潮間帶生物等海洋生態調查,並持續進行鯨豚調查,以監測保護區內的海洋環境健康狀況並建立歷年的海洋生物名錄。

   C.漁業資源:

魚類等食餌資源的變動,顯著影響本區的海洋生物。如何透過漁業資源調查、船隻行為等間接資料,並引入關鍵的漁業資源調查、漁民訪談等,為規劃本區未來之漁業資源時空變動、生活史及族群動態等是否因環境壓力改變研究之基礎。透過具體資訊,監測並研擬維護漁業資源永續的管理措施。

此外,今年度在繞島調查期間常發現有漁船在保護區範圍內活動,在棉花嶼的自動相機中也發現有漁船非常接近棉花嶼的狀況。許多前人研究已指出大水薙鳥在夜間的行為與月亮盈缺週期有關(Yamamoto et al., 2008; Van Tatenhove et al., 2018),漁船接近島嶼除了噪音造成的干擾外,漁船燈火造成的光害也有可能影響大水薙鳥的生活週期。今年甚至也在棉花嶼上發現因焚燒金紙導致的野火情形,建議未來應設法在保護區建立具有遠端監控的攝像鏡頭,除了可以持續監測島嶼上的生物活動情形,也具有監測周圍環境、取締非法進入保護區船隻的功能。  

5.3人為活動監管:

島嶼生態遠較於大陸生態脆弱,人為衝擊顯著且恢復不易。過去施放羊隻曾造成植披破壞,經多年保護有成,已逐步重現榮景。然今年(8/26)於登島處附近,發現有人為活動產生的大範圍火燒痕跡,在第四趟(9/21)登島調查時,已經開始有綠色植物回到該範圍內。接下來可以持續觀察此區域植群的變化:

  1. 9/21時是馬鞍藤開始重新佔據空地,接下來可觀察是否有其他草本植物進入此區域,如在不遠處樣區70的優勢種大天蓬草舅。
  2. 此範圍內原本有不少蘄艾植株,火燒過後全部都被燒枯,可觀察接下來是否有新的蘄艾植株出現;如果未來發現蘄艾的族群回復速度較慢,棲地是否會被馬鞍藤等快速生長擴張的草本植物佔據。在經歷一場人為干擾破壞後,棉花嶼的植群二級消長會如何發展,是未來進行陸域植物調查時可觀察和紀錄的部分。

為維護棉花嶼島上的植物生態,如蘄艾、益母草等,加上棉花嶼並無淡水資源,若於乾季遭遇祝融之災變可能造成嚴重的生態危害,因此應避免在島上用火以免造成的可能破壞行為。

5.4鼠害和外來種管控:

2008年起觀察到的鼠類入侵、隨人為活動而進入的外來蜚蠊目昆蟲等,其族群對原生種的影響,急需深入探討和管控。特別是溝鼠對於海鳥築巢和繁殖成功的潛在威脅,更應是此區海鳥或其他過境鳥的監管的重點。

在近代海鳥的保育研究史上,島嶼上的入侵物種一直是多種海鳥的重大威脅(Dias et al., 2019)。在Jones et al.(2008)的回顧性研究中指出,鼠類對穴居型的海鳥危害最大,而在所有外來種鼠類中,依照體型與對海鳥的嚴重程度排序,以黑鼠(Rattus rattus)最嚴重、溝鼠(R. norvegicus)與緬甸小鼠(R. exulans)次之。在該篇研究中明確的指出溝鼠至少對世界上36種海鳥造成危害,其中17種屬於穴居型海鳥。在韓國的研究更直接指出,溝鼠掠食巢蛋的行為直接導致54個大水薙鳥巢中有21巢繁殖失敗,是該島大水薙鳥繁殖的最大的威脅Oh et al., 2008)。根據The Global Invasive Species Database上的資料,溝鼠又稱挪威鼠(Norway Rat)或棕鼠(Brown Rat)的足跡遍布全球,一般認為其原生於中國東北,17世紀時便已擴散至歐洲,並在19世紀入侵太平洋地區,每年造成全球基礎產業億萬美元的損失。本研究已證實棉花嶼上的鼠類至少包含溝鼠與小黃腹鼠,且在前人研究中已有溝鼠危害大水薙鳥的案例,證據已十分充足,建議未來應採取更積極的手段將其完全移除才能確保大水薙鳥穩定繁殖。

根據Rocamora, G., & Henriette, E. (2015)的鼠類移除指引,陷阱對溝鼠的移除效果有限,溝鼠很快便會學習避開陷阱。針對島嶼上活動的溝鼠,除非是很小型的島嶼還有可能使用陷阱捕抓或直接殺死將其族群移除,要完全移除僅能依靠抗凝血藥劑(即一般毒鼠藥)。該書並建議毒餌站的架設距離應相距40-50公尺以網格狀布置,並且應該在鼠類食物資源缺乏的乾燥季節進行。在各種抗凝血藥劑中,以Brodifacoum (可滅鼠)的成效最好,且建議將毒餌染成綠色以避免鳥類誤食。此種毒藥主要針對哺乳類動物,對鳥類、爬蟲類毒害稍低但還是會造成傷害,對植物與昆蟲的影響則是非常輕微。因此在進行毒餌站的架設前應先評估周圍非目標生物的風險,並透過覆蓋、染色或是避開非目標生物的活動周期與範圍來降低誤殺的風險。

關於毒鼠藥的二次危害問題,2015年洪孝宇等人於死亡的黑鳶(Milvus migrans)與多種猛禽體內檢出高劑量的Brodifacoum與多種毒鼠藥的殘留,推論這些猛禽都是因食入因吃到毒鼠藥毒發而虛弱的老鼠或鳥類而導致死亡。陳貞志等人(2016)在高雄壽山也在五隻死亡的台灣獼猴(Macaca cyclopis)肝臟中檢驗出包含Brodifacoum在內的多種毒鼠藥,也提到Brodifacoum的代謝時間較長,其汙染整個食物鏈生態系統的風險也因而增高。Zhelev et al. (2013)曾提出以玉米梗為主要材質的纖維質毒鼠藥(cellulose based rodenticides),主要機制為透過玉米梗中的纖維素大量吸收水分後堵塞住齧齒動物的腸道系統並使其脫水,最後導致低血壓、組織脫水、多重器官衰竭、循環系統休克與死亡。在實驗室內的試驗中,黑鼠在連續攝取59天便會開始死亡,但此類毒鼠藥在野外也有適口性不佳的缺陷,如何與其他餌料混合增加囓齒動物攝取的機會是最主要的問題。

    本研究空拍所得棉花嶼的面積為14.02公頃,與公告面積之13.3公頃相近,以此為計算依據,以50公尺網格計算所需之毒餌站約48個,施放的時間可選擇在鳥類過境期結束的冬季(11月至隔年2月)間進行,使用的毒餌類型或是其他移除方式需再請主管機關諮詢專業委員意見決定。此外,建議未來也須針對鼠類進行細緻的族群監測才能確認鼠類族群量是否有增加或是減少的趨勢,傳統的陷阱線(Trap Line)捕放法需要較多的日數重複進行,需要較多的經費才有辦法進行,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可先以自動相機的OI值變化來評估鼠類出現的頻度是否有下降。

110年度棉花嶼、花瓶嶼野生動物保護區巡護暨動植物生態調查委託案成果報告書原文(下方檔案點選開啟)

110年度棉花嶼、花瓶嶼野生動物保護區巡護暨動植物生態調查委託案成果影片:https://youtu.be/4pS3-USay-Q

檔案下載

  • 發布日期:2021/11/30
  • 發布單位:動物保護防疫所
  • 最後更新時間: 2021/11/30
  • 點閱次數:1344
回頁首